防溺水安全常识
防溺水是每位家长和监护人都应重视的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溺水知识和措施,请仔细阅读并教育您的孩子: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防护8要点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 坚持让孩子穿戴高质量的浮身物。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辨别溺水者迹象
1.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 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 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 看似发呆,对询问没有反应时,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自救方法
1.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 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 如果在水里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指抽筋时握拳后用力张开,小腿或脚趾抽筋时用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拉向身体方向。
救护方法
1. 立即大声呼叫大人,智慧救援。
2. 如果身体沉入水中,就让它沉,因水有浮力,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
3. 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后,尽可能寻找一切可漂浮物,等待救援。
4. 保持冷静,让自己身体漂浮起来,可采用水母漂的方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安全教育
1. 认识防溺水标志,不要在放有防溺水标志的地方游泳。
2.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3.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5.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6. 如果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请确保您的孩子了解这些防溺水知识和措施,并在水域活动时严格遵守。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防溺水“六不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如何辨别溺水者的迹象?
水中如何有效防止孩子呛水?